醴陵釉下彩是20世纪初醴陵制瓷业从粗瓷向细瓷发展中开始出现的瓷器釉下装饰工艺,当时只有绿、赭、黑、玛瑙红和青花五个颜色。釉下五彩瓷的创始难能可贵,烧制出来的作品晶莹淡雅、气韵生动、别具风格。在陶瓷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陈扬龙是我国当代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的著名陶瓷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扬龙的高温釉下彩发色,含淡雅灰调的色彩肌理,再以“薄施淡染”的分水细画,所表现的阴柔含蓄美的“静观内省”风格,把醴陵釉下彩瓷艺术提升到了又一个新的境界。
陈扬龙先生说:“人生在世能活一百年的不多,提拔后人、栽培后人、成就后人、全心全力帮助下一代,做好传承,我认为这才是最伟大的事业。”目前醴陵市陈扬龙釉下五彩瓷艺术中心在陈扬龙之女陈利和儿媳申彬的传承与带领下,以“师志为己志”,采用陈扬龙先生多年总结出的“一门深入,由点到面”的系统教学法,培养出了一批釉下五彩事业的骨干力量,以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步伐,为醴陵釉下五彩瓷发扬光大,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览时间:2019年10月12日-11月3日
展览地点:深圳市南山博物馆三楼四号专题展厅
展览参与:免费入馆观展
交通指引:地铁1号线桃园站B出口向北步行约300米
传承人简介
陈扬龙
(1941—2013),湖南醴陵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5岁进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跟随一代宗师吴寿祺老先生学习釉下五彩技艺,从艺57年,以工笔花卉见长,长期从事釉下彩瓷的工艺研究、艺术设计与教学工作。
他进行了“以印代画”和“以喷代画”的技术革新,提高功效近百倍,为釉下五彩日用瓷批量生产打下了基础,1958年在《工人日报》上发表并授予了“革新能手”称号。1973-1976年历时三年完成国家轻工部下达的《釉下彩色标研究》任务,对200余种釉下颜料、6种釉料、2种泥料、6种窑型进行实验研究,为釉下五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物参考。自60年代初期开始在传统的“单线平填”分水技法上不断探索,经过30余年的艺术创作逐渐总结出“薄施淡染”的分水技法,解决了釉下五彩瓷层次感不强的问题,并形成了水润通透,沉静淡雅的个人风格,被誉为“禅在花草中”。同时这种技法在醴陵瓷业中得到全面推广,形成了当代釉下五彩瓷的主流风格。至今带徒三百余人,部分学生获得省级陶瓷大师及国家级大师称号。
陈利
高级工艺美术师,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968年出生于陶瓷世家,自幼随父学艺,18岁进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至今从艺30年,是父亲陈扬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一生总结的“薄施淡染”技法的见证者和直接传承人。
在色料、泥釉配制、绘制技法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使传承技法不断完善,其作品严谨有度、意态高洁。
申彬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79年出生湖南娄底,2000年毕业于湖南省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现长沙理工大学),后跟随家父陈扬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事醴陵釉下五彩瓷创作,是“薄施淡染”技法的直接传承人。
2011年协助父亲成功研制出釉下94种复合色料,突破了传统的色系局限,长期从事核心工艺“勾填汾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着力于“薄施淡染”复色叠加的创新。
信息整理,编辑:阿池,转载请申请授权,文章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